看病更方便了!河北取消参保人员到京津跨省异地就医备案
时间:2025-01-16 23:58:17 出处:焦点阅读(143)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摄影报道
京津冀异地就医更方便了!员到异地医备
来自石家庄的京津张艺(化名)打算在3月份的时候去北京复查,然而在她准备先做好异地就医备的看病跨省时候,发现居然已经不需要做异地就医备案了。更方
事实上,便河北取保人自2月10日起,河北省便取消参保人员到京津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参保人员在相关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就医,可持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直接结算。
“之前来北京看病是要先进行备案的,就是在线上填写就医的相关情况,包括参保地、就医地、参保险种、备案类型等。我觉得还挺麻烦的,但现在好了,不仅不用备案了,报销的比例还高了。”张艺对本报记者说。
《华夏时报》记者在北京多家医院走访时看到,许多来就医的外地患者在刷社保卡时,会出现需要备案的提示,而如今,来自河北的患者却已不需要如此。
“2月10日起,河北的医保直接来拿医保卡过来就可以,不需要提前做异地就医备案,在人工窗口挂号,具体报销情况要看当地具体的政策。”北京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说。
对于此次河北参保人员京津就医可免备案直接结算的新政策,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分会秘书长邓之东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异地看病报销复杂一直是困扰老百姓的一大难题,深化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改革,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是完善医疗制度、解决人民群众突出关切的重要改革举措,有利于破解异地就医不便等堵点、难点问题,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医疗保障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取消异地就医备案
数据显示,2022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年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3812.35万人次,基金支付809.19亿元。
事实上,从需要现场备案到线上备案,再到无需备案,从需提供多种材料证明到区域内“一卡通”直接结算,对于大众而言,跨省异地就医已经越来越便利。
据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发布的《关于取消我省参保群众到京津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手续有关事宜的通知》显示,自2023年2月10日起,河北省参保人员在已开通跨省异地就医住院、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的京津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看病就医,不再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持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直接结算。
据了解,北京开通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760家,普通门诊3250家;天津住院436家,普通门诊1144家。
目前,取消京津异地就医备案手续主要针对两大群体:一是在本地参保且长期在异地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员;二是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包括异地转诊转院人员,因工作、旅游等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此次取消河北省参保群众到京津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手续,一方面是顺应了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体现了公共服务的一体化,更有效地利用起了北京、天津的医疗优势,提升了医保资金、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作为便民利民措施,更有利于发挥医保的效能,简化了人民群众的办事难度,为人民群众减负,有利于民生保障。
不再降低报销比例
值得一提的,此次免备案除了有利于群众就医选择权的最大限度放开,使河北省参保群众无障碍地享受到更多的京津优质医疗资源和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外,还将减轻了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据了解,以往临时外出人员在定点互认以外医院异地就医,医保报销比例要比在当地就医低10%。
而如今,河北省参保群众在京津医保定点医药机构看病就医,执行就医地规定的支付范围及有关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用耗材等支付范围),执行参保地同级别定点医药机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等有关政策。
这意味着,河北省所有参保群众到京津看病就医,医保报销政策实行与在省内就医同标准、同待遇,不再降低报销比例,并且就医时只需支付个人应承担的费用,按规定需医保支付的费用由医保与医疗机构直接结算。
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胜群曾在记者采访时表示,河北医疗保障局成立后,始终把异地就医“放管服”改革作为为民服务解难题的重要举措,经过几年持续用力,彻底结束了异地就医先由个人全额现金垫付,再持发票回参保地报销的历史。此次取消河北参保人员到京津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将给参保群众带来更多便利。
据了解,河北省医疗保障局下一步将与京津医保部门密切合作,协同做好免备案政策的落实,同时根据赴京津免备案政策实施效果,加快取消河北省参保群众赴全国所有省份异地就医备案手续。
王鹏表示,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未来京津冀的公共服务一体化有望继续优化提升,既有可能是流程的进一步简化,也有望增加更多的便捷措施,简政放权,提升群众办理效率,保障基本民生。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下一篇: AIGC“改造”影视业,是炒概念吗?